2025年9月26日,我院丁延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《存世宋刻本叙录》的重要阶段性成果——《宋版集萃》第一辑在河南省开封市博物馆正式发布。该书由河南文旅投资集团投资、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,标志着我国宋版典籍整理与研究迈上新台阶。
本次发布会由开封市人民政府与河南文投集团联合主办,国家图书馆出版社、河南省宋文化研究院共同承办。来自河南省委宣传部、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、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、开封市人民政府、国家图书馆、国家版本馆、新华书店总店等单位的领导,以及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、河南大学、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藏书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共襄盛举。发布会由河南文旅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李大伟主持,随后举行的“宋代典籍与宋文化研究座谈会”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孙伯阳主持。
开封市委书记高建立、国家版本馆副馆长徐中煜、河南文旅投资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立新先后致辞。原文化部副部长、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周和平在讲话中指出,《宋版集萃》项目既顺应了新世纪以来中华古籍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的趋势,又为古籍保护工作树立了新标杆。他通过对比《中华再造善本》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等工程,深入剖析了《宋版集萃》的独特价值,强调该项目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。
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《存世宋刻本叙录》项目负责人、《宋版集萃》执行主编、我院丁延峰教授详细介绍了编纂历程。他表示,该丛书旨在运用当代先进技术,打造一套“下真迹一等”的宋本精品,让千年典籍焕发新生。《宋版集萃》计划从现存3500余部宋刻本中精选400余部经典之作,分批次出版。第一辑收录的38种典籍共40函422册,涵盖经部9种、史部7种、子部10种、集部12种,其中19部为首次影印面世。首批出版的珍本包括:宋巾箱递修本《八经》白文本、宋鹤林于氏家塾栖云阁刻元修本《春秋经传集解》、宋绍熙间福建刻本《周礼》等稀见版本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宋咸淳三年《新编方舆胜览》初印本与国家图书馆、上海图书馆藏《陶靖节先生年谱》合璧本等重要文献的出版,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一手资料。国家图书馆藏《陶靖节先生年谱》残本与上图所藏另一残本进行缀合影印,使这部存世最早的宋人吴仁杰所撰《年谱》得以完整呈现,为陶渊明研究奠定了更坚实的文本基础。宋蜀刻大字本《礼记》二十卷二十册,原藏清宫,清末散出,卷一至五藏于辽宁图书馆、卷六至二十,藏于国家图书馆,今将两馆藏本合璧影印出版,以飨读者。
在编纂体例上,每种典籍均配有详实附册,记载收藏地、版本信息和原书尺寸。李致忠、张丽娟、李际宁、丁延峰等版本学专家为各书撰写提要,深入阐释其版刻特征与学术价值。全书四色仿真影印、线装出版,高度还原宋版书原貌,远逾之前影印本。为体现宋韵精髓,《宋版集萃》外装设计特别采用仿宋锦暨宋制函盒形式;所用宣纸为安徽泾县特制的青弋贡宣,洁白细腻,有助于细节体现;印刷墨色清透明亮,层次丰富,最大程度传递了原书神韵。
《宋版集萃》的出版,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,更将为宋版书研究、古典文献学发展以及古籍整理利用注入新的活力,开启宋文化研究的新篇章。
下一条:文学院举行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大会
【关闭】